从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到物联网金融、区块链金融,再到大数据金融、智慧金融、元宇宙金融…… 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在全面开启全新的数字金融时代。为有效激发和实现未来银行的价值创造,充分发挥银行架构引领的“指挥棒”效用,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从企业架构、业务架构、IT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应用架构等方面全面开展未来银行架构规划。本期专题栏目特邀中国光大集团科技创新事业部总经理、光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璠,深入探析未来金融企业技术架构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成为新发展引擎,数字经济成为新蓝海。金融科技推动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提升了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催生了新的金融生态,驱动了金融体系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近年来,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兴起,重塑全球经济市场结构,构建新的商业图景,科技与金融不断融合发展,持续推动金融业组织架构转型、服务效能、经营模式和客户体验提升,成为金融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金融交易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客户需求呈现多样性,客户体验向高层次延伸,金融机构传统技术架构面临巨大挑战。探索应用新的技术架构,解决传统技术架构面临的问题,有效应对技术变革,前瞻性谋划新一代技术架构布局,实现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对新的变革,
金融企业传统技术架构面临巨大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市场得到充分发展,金融业科技应用水平一直处于各行业领先水平。金融科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提升了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客户服务水平、管理决策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金融科技在金融机构的应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对金融机构整体赋能的过程中,不同阶段都有与之相匹配的技术架构。从网点单机模式逐步演进为分行集中、全国大集中,从多个篮子的看管到集中优势资源把一个篮子织密编牢,金融科技技术架构的演化有一条清晰的主线,是适应当时的业务发展、技术条件和应用场景的必然选择。但是,受限于当时的计算能力和网络通信速度,金融科技技术路径的选择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存在当时技术条件下的局限。每代架构有每代架构的使命,每代架构有每代架构的生命周期,金融机构选择的技术架构是对稳定、成熟主流技术栈偏好的最好注脚。
传统的集中式架构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成熟、可用性高、运行稳定,成为金融机构的主流选择,但集中式架构无法避免吞吐能力面临上限、风险过度集中、敏捷响应迟缓、升级维护成本过高等问题。
集中式架构面临风险集中的风险。就如一个硬币的两面,集约化在降低维护成本、更便于数据共享的同时,也带来风险的集中。为了更好地降低风险,金融机构采取双机热备、同城灾备、异地容灾等措施,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得到部分化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处理能力瓶颈。传统架构下,计算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单体计算能力。为了提升系统的计算能力,在集中式架构下,通过扩充单体计算能力来实现,无非是依赖增加系统的内存和CPU的数量,但CPU和内存的扩容不是无限的,当简单的在垂直纵向领域的扩容达到极限仍不能满足对计算能力的需求时,最终会触及性能的天花板。但是移动互联,开放API,嵌入金融,让金融服务随时随地、触手可达、无处不在、无微不至,交易量也呈现井喷式增长,传统架构面临巨大挑战。
敏捷性不足。传统架构所应对的场景是相对稳态的,针对互联网应用场景的灵活多变应对不足,对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系统快速迭代、应用灰度发布等敏捷需求不相适应。
集中式架构下扩能的事实证明,价格高昂。为了满足吞吐能力,无论是大型机的单机扩容,还是小型机集群方式的扩容,成本皆较大,增加了金融机构经营的负担。
解决“卡脖子”问题。“逆全球化”风潮涌动,美国和西方对我国科技领域采取一系列打压政策,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全力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
新技术渐趋成熟,
支撑金融企业发展第二曲线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每次的技术进步都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深远影响。近年来,新技术的不断迭代、演进并广泛应用,为金融机构加速发展,实现换道超车,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技术家族“A、B、C、D、E、F、G”,即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区块链(Block 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数据科学与大数据(Data science & big data)、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以及5G。一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最近几年加速发展,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代表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趋势。二是区块链。区块链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分布式计算、共识算法多种技术的融合产物,自诞生以来,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从早期的数字货币逐渐向其他领域延伸,充分发挥了其不可篡改、分布式、去中心化特点。NFT是区块链技术的最新应用趋势,是数字加密货币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即非同质化代币,具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特点。三是云计算。云计算经过近年的发展逐渐成熟,已经广泛在金融行业应用,考虑到安全性,在金融行业主要是以私有云的方式部署。云计算最新的发展趋势是云原生、容器化、微服务和敏捷迭代相融合。四是大数据。大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协同营销、智能决策、智能风控、智能投顾等方面不断深耕场景,助力业务拓展,风险防控。五是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充分发挥边缘设备计算能力的一种有效路径,未来计算能力是云、边、端的结合,云端计算、边缘计算和终端计算各自发挥优势,实现计算能力的合理分布。六是联邦学习。联邦学习基于同态加密技术,通过纵向联邦、横向联邦以及交叉联邦,基于数据不动模型动,隐私不显价值显,在保护客户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客户信息的共享。七是5G。5G的特点是高带宽、低延时和广覆盖,其应用的最大价值在于海量连接,在物联网时代实现万物互联,5G应用的优势在于符合用更少的能量传递更多流量的核心价值趋势。
上述技术的不断突破,为业务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也对新的基础架构形成提供了基础支撑。
立足长远发展,
提前布局新技术架构规划
传统架构面临问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成熟,金融企业的架构选择应立足当下,放眼长远,面向未来,规划新一代技术架构。采纳分布式架构(Distributed Architecture)、敏捷方式的持续集成部署(DevOps)、云原生未来技术方向(Direction of Cloud Native)布局3D新技术架构,坚持目标导向,采取由易到难、由外围到核心的渐进方式推进,实现敏捷、云化转型,结合集中式和分布式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从融合架构过渡到分布式架构,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做到稳妥有序、风险可控。
分布式松耦合技术结构
增加系统吞吐量和降低大集中风险的有效应对方式是采用分布式技术架构,分布式架构处理能力的提升要通过横向的扩展,而不是仅靠单机性能的扩容。分布式技术架构的优势:一是增大系统吞吐量、并发度。分布式技术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事务等,分布式技术通过更多的计算资源的融合,充分发挥每一台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实现资源的合理分布,把原来由一台服务器完成的任务进行有效拆分,可以充分发挥分布式扩展能力,有效应对高并发交易场景。二是加强系统可用性。金融机构对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关键业务系统7×24小时不间断对外提供服务,任何一个单点故障都有可能对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导致系统不可用。从通信网络、加密设备等通过冗余的方式增强系统可用性,同理分布式架构可以通过冗余系统消除单点故障,保证系统连续性,提升客户体验。三是通过微服务设计、模块化构建、中台能力的打造,可以提高系统模块重用度和开发效率,发布速度也因为并行而变得更快。四是在分布式架构下,清晰的模块划分,在低耦合、高内聚理念的指导下,更有利于团队内部协作。
分布式虽然存在诸多优势,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其带来的运维复杂性以及学习难度的增加。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可用性(Availability)、一致性(Consistency)、分区容忍性(Partition tolerance)三者只能兼顾其中两者,无法同时得到满足,即CAP原理。结合金融业务的特点,我们必须做到三者的平衡和取舍,并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去解决这些新增问题。
打造敏捷开发、运维一体化新模式
互联网的特点是敏捷、高效,建立敏捷开发、测试、运维一体化文化,在开发、运营、质量保障部门和团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与协作,提升项目的开发效率和交付能力。目前,DevOps在金融机构项目建设中正在实践落地。如何更好地结合金融机构稳定和互联网灵活的特点,打造和金融机构相适应的敏捷模式,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云原生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云原生是基于分布部署和统一运管的分布式云,以容器、微服务、DevOps等技术为基础建立的一套云技术产品体系。云原生以云计算为基础,打造面向云的应用,构建云生态体系。云原生技术屏蔽了底层的技术实现,更好地利用云平台的弹性和分布式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按需伸缩、快速部署、灰度发布和不停机交付。
新技术架构的演进是一个动态过程。“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适合的架构。
洞察未来趋势,
引领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
金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必须紧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体系改革的国家大政方针进行。让金融服务更加惠及民生,在支持乡村振兴、双碳达标、绿色发展方面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秉持科技向善原则,促进社会进步和共同富裕。
金融企业必然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国家战略提出新格局要求。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发展纲领和指导文件频繁出台,体现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决心,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有利的发展时机。金融企业应积极响应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以此为纲,在育新机、开新局中应势而动,把握机遇,寻求突破。
数字时代赋予新发展能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为金融创新发展构筑广阔舞台,数字技术的快速演进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注入充沛活力,金融科技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金融企业应当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前瞻性布局数字化转型整体策略;坚持创新发展,注重核心技术、数据共享、隐私安全、创新人才等领域的资源投入。
创新发展引领新行业趋势。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创新对于引领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全面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金融企业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的核心参与者,应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发展,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和可得性,发挥金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使命担当。
金融企业如何科学开展数字化转型
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将业务能力转型与技术能力转型相结合,实现企业整体转型,因此,必然是“一把手”工程。每家金融企业在规模、地域、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都独具特色,难以找到适合所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光大集团基于集团和银行多年的“数智”之路实践经验,一直致力于打造一套兼顾前瞻性和可落地性的组织框架。
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数字化转型应从战略、规划和设计实施三个层面开展并逐步聚焦。我国跨入新发展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出发点,通过业务战略与技术战略的结合构成企业战略,明确企业的使命、愿景和目标,制定重要战略举措,构建数字化转型蓝图。
数字化转型的治理规划。搭建支持战略目标实现的治理体系,有效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明确企业治理规划定位,对相关治理能力、治理模式、职能设置、组织架构及制度和流程进行全面规划。
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建设。立足业务战略和数字化战略,统筹考虑短期成果和长期影响,遵从企业综合价值创造原则,搭建支持战略目标实现的两大核心能力体系,即业务能力和科技能力。
数字化转型的实施策略。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结合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蓝图的建设要求,把握近期、着手中期、放眼长期,提出实施策略及实施规划建议。从资源保障、数据管控、安全支撑、应用考核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着手完善配套保障措施。
如何评估金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效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为了有效坚定信心、把控方向和过程管理,需要建立健全数字化转型管理评估和考核体系。各家金融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不尽相同,但是普遍面临如何建立评估或考核指标的问题,相关机构也在探索制定数字化转型能力指标框架。基于数字光大体系建设的经验,提取、升华数字化转型建设的理论知识,形成评估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支柱。
技术与业务的融合深度。通过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进而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技术与业务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两大核心能力,二者相辅相成,既无法孤立存在,也不应该分开建设。金融企业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在整体战略规划中统筹考虑技术和业务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策略和方式。二者的融合深度从规划之初就决定了数字化转型的深度。
数据要素潜能释放程度。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数据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如何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如何在“强化数据能力建设”“推动数据有序共享”“深化数据综合应用”“做好数据安全保护”四个方面布局,是真正考验金融企业的智慧和决心所在。数据要素能够持续推动银行业务运行逻辑、经营模式、管理方式等的优化和变革,因此其潜能释放程度体现了数字化转型的广度。
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回报。作为金融企业的整体变革,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回报表现在众多领域。在业务经营领域,体现在业务线上化能力、移动化能力的提升;在企业管理领域,体现在智能化的管理支撑、决策支持能力建设,如智能化风控、运营和营销,智能办公和智慧财务等;在收入模式领域,体现在零售经营占比、中收占比等指标的增长。基于自身战略目标,金融企业应建立综合的价值回报评估体系,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价数字化转型的高度。
纵观国内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其成功率不足40%,我国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也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需要共同参与者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勇担新时代金融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深入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定科技自立自强信心与决心,充分发扬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大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
作者系中国光大集团科技创新事业部总经理、光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文章刊发于《银行家》杂志2022年第4期「专题」栏目
责任编辑:孙 爽